6月28-30日,“中外合作办学30人谈”——2023年泉城会议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山东财经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设大学承办。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山东交通学院校长陈松岩、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陶虎出席会议并致辞。
陶虎代表承办方山东财经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陶校长着重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国际化进程,并总结了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陶虎校长强调,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他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启迪下,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有效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助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建言献策。
孙晓筠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孙厅长首先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山东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同时,孙厅长展望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未来格局与发展方向,强调我省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需要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国际影响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
陈松岩介绍了山东交通学院建校历史、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分享了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经验。他表示山东交通学院将携力山东财经大学办好本次大会。
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剑波教授作开场词,王主任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她表示前两次会议成果斐然,专家们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实践问题支招解惑,并凝练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也期待此次研讨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建睿智之言、献有用之策。此次会议受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五省教育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办学所在大学和机构80余所、中外合作办学重要专家40余人、合作办学同仁160余人共襄盛举。
自2021年创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30人谈”-泉城会议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思想碰撞、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和学术荟萃、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本次研讨会共有五个单元: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说”展现了不同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在扮演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者、监督者、引导者”等宏观规制角色中起到的作用和经验。为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校长说”呈现了主要校领导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决策以及所在学校近年来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各学校的做法引人深思,各种不同的办学理念与模式也令人神往。
“教育国际化专家说”是诸多长期从事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和评定工作的专家分享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的平台,面临着教育数字化、教育在地国际化、教育评价取向的多样化,中外合作办学势必将要通过变革去迎接挑战,专家们就如何改革给出了前瞻性看法,会议现场掌声不断,参会者获益匪浅。
“国际处长、国际学院院长说”论坛的参与者为学校国际学院院长或国际处处长,在这一环节,专家从办学模式、风险控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和模式呈现给参会者。
“合作办学法律专家说”论坛解决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问题,专家从我们应如何在法规制定上为中外合作办学量体裁衣,以及应当如何借鉴合作方国家法律体系,规避潜在风险两个主要方面。各位法学专家的发言精彩纷呈,让参会者忘记了时间。
五个专题论坛用时共计9个小时,为广大参会者提供了一场精心准备的视觉、听觉盛宴,会议过程中参会者频频举起手机定格会议的精彩时刻。下午六点会议结束后,很多参会者久久不愿离场,与专家继续深入交流。各位同仁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将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将来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去。满满日程的一天虽然短暂,但是思想的种子远远播撒,期待明年的会议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同仁好友们再聚一堂,共话中外合作办学。